3月16日晚,农林与服装学院组织学生赴影院开展《哪吒之魔童闹海》沉浸式思政实践课活动,活动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参加。光影交织间,师生们跟随故事情节的铺叙感受东方美学与现代叙事的完美融合。
为组织好这一活动,专职辅导员兼思政教师严彤彤老师提前谋划方案,精心挑选讨论的主题,召开会议布置每一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影院。观影结束后,师生围坐影院休息区,结合影片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价值理念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畅谈观影感悟。将光影艺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堂别样的“影院里的思政课”。
在交流环节中,农林与服装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许咏梅首先发言,她以殷夫人这一角色为切入点,从母亲与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出发,深入剖析了影片中展现的女性力量与家庭担当:“殷夫人既有作为母亲的柔软与包容,又有守护苍生的坚韧与力量,这一角色是新时代女性精神的生动写照。同时殷夫人身上这种刚柔并济启示我们,真正的爱不是束缚而是唤醒,作为教育者要在理解与关爱中引导青年学生成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勤书记则关注太乙真人形象,认为其 “看似不羁却坚守善念”的特质,正是传统道家思想与现代价值观的生动融合。
学生代表们结合影片角色展开多元思考。24级植保专业学生施晓颖从哪吒的成长轨迹提炼出“抗争精神与责任担当的辩证统一”,认为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神底色;24级服饰专业学生李香会从申公豹的奋斗历程联想到“小镇做题家”群体,指出“出身不应成为枷锁,我们要像他一样用坚持打破偏见”;23级环境专业笪琪瑶同学以李靖夫妇的牺牲精神和家国情怀为切入点,联系革命先辈以及抗疫期间逆行的医护人员的光辉事迹,表示“家国情怀的本质是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使命,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应传承的精神血脉。”23级园林专业韦晚晴同学对无量仙翁的角色作出辩证思考:“这个以‘正义’自居的角色,实则在行恶事。这警示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需以批判性思维辨别伪善,从而追求真正的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从专业视角进行深度解读。陈学超老师以哪吒与敖丙的友谊为切入点,寄语学生:“真正的友谊是相互成就、相互陪伴,希望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以真心换真心”。朱桂青教授结合影片的票房奇迹与文化价值进行理论升华:“这部现象级作品不仅是国漫崛起的里程碑,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教科书级范本,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它以数字技术激活诸子百家思想,将诸子百家智慧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用现代叙事诠释文化自信,为我们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时代命题,即既要立足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根基,又要以创新手段激活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活动尾声,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严彤彤老师总结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观影为起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能够将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化作青春奋斗的动力;带着敖丙的善良和初心在多元选择中坚守内心道义;如申公豹那样用实际行动打破偏见和身份的枷锁;以李靖夫妇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像文艺工作者一样,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让中华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
此次沉浸式思政实践课通过“观影+研讨”的创新模式,将影院变为育人新阵地,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这种“行走的思政课”既深化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自强的认知,又激发了青年的使命担当,让他们能够在艺术审美中感悟家国情怀,在互动交流中深化文化认同。正如现场教师们所言:“这样的思政课十分有意义,课堂有温度、有深度又有力度,让学生能够在光影故事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时代脉搏。”(文:严彤彤 图:时明远、王乐伟 审稿:许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