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4点,农林与服装学院烘焙实训室内麦香浮动,外聘教师焦庆宇将揉好的面团放入醒发箱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温差±0.5℃对酵母活性的影响”。这名2023年毕业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青年,以《烘焙食品加工及质量检测》课程实训导师的新身份重返母校,为学弟学妹架起连接课堂与职场的实践桥梁。
“学长课堂”:以失败案例破解技术难题
&苍产蝉辫;现任某烘焙工坊高级蛋糕师的焦庆宇,在得知母校实训课程急需行业导师后主动请缨:“我的理论积累或许不如专家深厚,但过去几年的职场‘踩坑’经验,或许能让学生少走些弯路。”
&苍产蝉辫;他的课堂充满鲜活的实践智慧。当学生提出“蛋糕塌陷”的困惑时,他掏出手机展示大二时烤制的“皱皮蛋糕”照片:“当时觉得难堪,如今才明白是蛋白打发过度导致结构松散。”为帮助学生理解公司真实生产环境,他常自费购买不同价位的原料,组织对比实验:“用普通面粉做出优质产物,才是职场核心竞争力。”
实训室里的“加餐时间”
&苍产蝉辫;“焦老师,黄油曲奇挤花技巧能再演示一次吗?”面对学生的加练请求,焦庆宇总是不吝时间。他不定期利用工休时间返校辅导,甚至将自家的模具带入课堂。“当年我在这里烤糊过五盘曲奇,现在想帮学弟学妹们把失败‘烘焙’成成长。”
&苍产蝉辫;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负责人叶红玲表示:“焦老师虽无耀眼头衔,却把职场新人亟需的‘生存技能’带回课堂。他指导学生用冷冻法快速打蛋白,用家用烤箱模拟生产场景——这些接地气的教学方式,让‘学长反哺’模式焕发生机。”
农林与服装学院自实施“校企双导师教学计划”以来,聘任多名公司导师、行业能手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对口就业率明显提升。(文:陈玮、金季也 图:24食品1班学生 审稿:李进恩)